在2017年央视的春晚上,分别代表70后与80后实力派的歌手毛阿敏、张杰,在舞台上携手共唱一首《满城烟花》。在舞台上,围绕两人伴舞的智能无人机群让大家惊叹不已。很少人知道,这些室内无人机群运用了深度学习+室内导航的黑科技,利用机器人图像识别算法和空间感知能力,让无人机的队形随人而动,完美无瑕,给观众们一种另类的观赏角度和奇特的体验。
这些无人机由一家2007年组建的科技公司所开发,十年前嘲笑创始人不误正业的邻居,会因为当年的小伙子梦想在春晚上绽放而脸红吗?类似这样的公司在成都高新区还有很多。他们的创始人可能是80后、怀揣新技术改变世界梦想的工科小伙子,也可能是年过半百,却依然保持足够市场嗅觉的实战派前辈。他们都有一个令人心生敬意的名字:创业者。
不少初创公司由于启动资金有限,不得不紧缩人员配置、办公地点自由化、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。这些在深度学习、人工智能道路上探索的微小的企业可能没有配备销售、可能只能在100块一天的创客联合办公室办公,但是他们拥有的除了梦想,就只剩下占据了绝大部分公司资产的服务器。
对老板来说,这些GPU服务器/图形工作站可能就是这家公司的全部。有些公司致力于地景图像识别,每天从采样车获得的无数图像数据中校正机器识别算法,而这些只是无数科技创业公司的缩影。
在这些公司中,老板除了要当决策者,还要当销售开拓市场,甚至当财务做财务预算。要说谁比老板更忙,恐怕就是那些一台台的服务器了。这些GPU服务器通常配置了多线程的CPU和强悍的GPU计算卡(比如Teala P100),没日没夜的进行数据挖掘。在创客之间的交流中,公司对服务器的稳定性的要求甚至高过性能,一台服务器所占的投入可能就占用了年轻的创业者大半积蓄,所以他们通常都会选择经过了严格测试的服务器,而不会像普通DIY客一样只顾性能。
在2015年时,成都每天平均有200多家创业公司诞生,当然永远沉默下去的也不在少数。在2016年,有3.6万家公司在高新区诞生,其中科技类初创企业占了30%,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深度学习是这些公司每天都要提及的词汇,也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将高新技术与传统生产结合起来。
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说:失败了,就当做公益吧。我们不知道这些靠显卡和梦想支撑的公司能走多远,但是那些曾经坚持走下去的公司,他们的梦想都开始在我们的身边慢慢开花结果。